主題 |
香港地質旅遊資源豐富,有著獨特的自然地貌,故此香港地質旅遊極具發展潛力,但要促進香港地質旅遊的發展,仍有賴一班旅遊業從業員的專業知識及服務。 |
課程目標 |
讓學員提升對地質旅遊及可持續旅遊的認識,及了解香港現有地質旅遊資源,讓他們透過專業服務,協助公眾及旅客以可持續旅遊的方式欣賞及認識香港獨特的地貌,促進香港地質旅遊的發展。 |
學習成效 |
• 明白地質公園、地質旅遊及可持續旅遊的概念和關係;
• 認識香港地質旅遊的資源;
• 瞭解地質地貌與社會經濟文化、動植物生態之關係;及
• 掌握地貌岩石導賞解說的技巧。 |
課程大綱 |
(A) 技能訓練
1.地質公園的概念
2.地質旅遊及可持續旅遊的概念
3.認識香港地質地貌環境
4.了解香港地質旅遊的資源
5.探析地質地貌與經濟文化、動植物生態之關係
6.地貌岩石導賞解說的技巧
7.新界東北地區地貌岩石資源戶外考察
8.西貢區地貌岩石資源戶外考察
(B) 課程評核:期末筆試 |
上課地點 |
理論課:太子砵蘭街450-454號炳富商業大廈1樓A室(太子港鐵站D出口)
戶外黃竹角咀、赤洲、東平洲、萬宜東壩及西貢群島 |
收費 |
一般資助學費:HK$1,750
高額資助學費:HK$525(只限每月收入為HK$7,001至HK$15,000之人士申請)
*申請豁免繳費或繳付「高額資助學費」的申請人須提交有關文件以辦理手續。詳情請參考申請須知 |
導師簡介 |
資深生態旅遊策劃員及解說導師 張奎(Steven)先生
現任旅行家有限公司及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總監,近年專註於研究及開發一系列體驗式的生態旅遊產品和配套服務,亦醉心於研究及探索適切不同聽眾的自然解說策略和技巧,並積極與不同地區政府部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及社區進行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遊議題。於2005年加入旅行家, 負責公司的業務重組工程,制定及質責保證政策和長遠發展方針。2005年同年與旅行家創辦人Charles Lee成立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並合併旅行家網上平台業務,開展一系列的相關子業務和國際合作網絡。
|
行業範疇 |
旅遊 |
課程對象 |
有意從事地質旅遊岩石地貌解說工作,現職旅遊業從業員 |
課程種類 |
半日或晚間制非就業掛鈎課程 |
入讀資格 |
1. 現職旅行社從業員(須提供工作證明),或持有/過去兩年內曾經持有由香港旅遊業議會發出的有效導遊證人士,或持有由香港旅遊業議會發出的有效領隊證人士;及
2. 成功修畢「自然導賞基礎單元證書」。 |
時數 |
30小時 |
評估 |
持續評估(50%)及期末考試(50%) |
畢業要求 |
學員必須達到下列畢業要求,方獲頒畢業證書:
1. 學員的總出席率須達課程之最低要求(80%);及
2. 於課程評估各部分(包括持續評估及期末考試)考獲70%或以上的合格分數。 |
報名須知 |
如欲報名之人士請先細閱申請須知
1. 報讀半日或晚間制非就業掛鈎課程的申請人,須填妥申請表格及帶備以下文件親身報名,申請人亦可郵寄已填妥之申請表格及以下文件之副本至培訓機構報名。如申請人以郵寄方式遞交申請,培訓機構會於開課前核對申請人的資料及其提交之證明文件。若申請人未能出示及提供所需證明文件,可能導致其申請不被接納。
(i) 香港合資格僱員證明: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 香港身份證,連同簽證身份書或旅遊證件。
(ii) 學歷證明:申請人應就其最高學歷提交學校或機構所發出之學歷證明文件。(*最高學歷一般指申請人報讀課程時,其曾經修讀之最高學歷程度的全科學校教育課程。)
(iii) 離校╱輟學證明(如適用):如申請人申報其離校日期少於6個月,應提交學校發出之離校╱輟學證明文件。
(iv) 工作╱專業資格證明(如適用):申請人須就個別課程之要求,提交相關的工作╱專業資格證明,例如: 僱主信、僱傭合約、工作╱服務合約、職員證、有效行業註冊證、牌照、糧單、強積金供款記錄、或樂活助理證等。
2. 報讀半日或晚間制非就業掛鈎課程的合資格申請人士,一年內最多可修讀150個小時半日或晚間制非就業掛鈎課程。
3. 申請人在申請報讀課程時,可選擇在同一培訓機構同時報讀兩個半日或晚間制非就業掛鈎課程。申請人於接受其中一個選擇課程之編班安排後,另一選擇的課程報讀申請將被取消。申請人不可同時入讀兩個課程,惟申請人在入讀全日制就業掛鈎課程時,則可同時入讀一項晚間制的基礎技能課程(職業語文、商業運算、資訊科技應用課程),反之亦然。 |
備註 |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所有課程資料以ERB最新公佈為準。本中心有最終決定課程舉行或取消之權利(如天氣或環境因素)及按需要保留更改原定導師、上課時間及地點等之權利。 |